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详情
高校金融服务要“获客”更要“活客”
作者:l刘华 发布时间:2021-10-05 阅读:832次

各类高校因客户基数大、客群相对稳定等因素成为银行持续获得客户的重要来源,也是各家银行争相抢夺的“富矿”。相较于国有及大型商业银行来讲,农商银行在高校金融服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短板。一是服务广度不够。一般只是进行代收学费、工资代发等基础金融服务,对教职工、学生等各类群体的金融需求挖掘不够,校园一卡通、消费金融等业务开展缓慢,未形成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二是服务深度不够。开展服务主要集中在开学季的学费收取阶段,对大学生群体的兴趣特点、消费喜好等方面研究不够,互联网金融等电子渠道建设较为滞后,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金融需求。三是服务长度不够。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使用习惯,更没有跟踪学生毕业前后的金融需求,产品特性和服务配套匹配性不高,难以保持学生毕业后与银行的关联。因此,农商银行应牢牢抓住这片蓝海,深耕细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努力开创获客活客、提质增效的新局面。


一要深挖需求扩大服务范围。高校包含学校、教职工、学生等多个主体,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学校,要积极开发专业的代发业务产品和对接的专属服务,简化资金结算。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对有技术前景、市场潜力的项目,提供融资、财务咨询等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对于教职工,要完善联络机制,积极定制开发专属的理财、信用卡产品,提升服务品质。对于学生,要积极为其消费提供合规的现金贷、分期购、信用卡等产品,避免非法校园贷的不良影响。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支持。


二要完善渠道提升服务品质。在优化高校周边网点布局,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针对高校客户群体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偏向于追求新鲜与体验,喜欢简便快捷的新特点,积极参与智慧校园建设,努力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一方面,以校园“一卡通”项目为抓手,整合食堂消费、校内消费、门禁、考勤等多个应用场景,对接银行支付平台,实现身份识别、消费结算和金融业务等多种功能,增加服务粘性。另一方面,以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积极拓展校内外超市、书店、餐饮、娱乐等各类商户,以聚合支付为手段,满足高校师生支付需求的同时,适当提供优惠折扣,增加互动活动,构建高校金融服务生态圈。另外,积极与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共享数据资源、平台和场景,更好地开展线上互动、场景化营销等业务。


三要模式创新优化服务方式。一方面,要树立“全周期”理念,全面关注学生入学、在校学习生活、考研就业等,为其提供全流程的服务,确保各个生活阶段的连贯通畅,增强学生对银行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度,实现优质客户的不断积累。另一方面,要创新营销思维,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制订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加强营销维护。通过金融知识宣讲、线上线下互动、学生创业支持、联合办学、捐资助学、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实现业务拓展与高校发展的良性互动。

编辑:本站

点赞: +1 0
金融作家芳草地
金融作家
芳草地
返回顶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