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详情
强化供应链金融供给 构建政策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格局
作者:赵国庆 卫翔 范俊韬 发布时间:2022-08-03 阅读:683次
供应链金融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来整合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打通了整个产业链的信息,构建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信贷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从而有效解决了实体经营主体“融资难、控制成本难、防控风险难”等多项难题。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在解决实体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农发行全面履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农发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农发行响应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惠普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金融服务逐渐向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倾斜,但在实际操作中,小微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堵点。发展供应链金融可以以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资信能力帮助上下游小微企业增信,便于农发行为农业产业化上下游企业提供组织化程度高、兼顾性强的供应链融资需求,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农发行在科技浪潮下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但随着我国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融资模式不断发展、“互联网+”不断深入、国家宏观面的持续向好,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发展势头迅猛。相对传统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发挥“金融+生产要素”巨大优势,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企业融资和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农发行应探索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性地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智能化、科技化水准。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帮助农发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习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依托供应链金融,农发行可以不再局限于为单一的企业客户提供服务,而是面向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客户服务,推动农发行业务面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在数据增信的基础上,加深农发行和核心企业、小微企业之间的合作互信,在新发展格局下丰富服务三农新业态,增强农发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农发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努力方向

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通过综合评判产业链条内核心企业的信用记录、资信能力等信息,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资信能力,帮助小微企业克服财务状况、资信能力、盈利水平达不到银行授信级别的困难,将产业链条内的上下游关联企业统一纳入供应链进行融资授信,提供合理化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融资障碍,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提升资金运作效率,带动激活整个链条的持续运转。


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建链。支持供应链条中的核心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倒逼上下游企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等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整条产业链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二是补链。将资金注入上下游配套企业,激发供应链条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配套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供应链条上的所有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三是强链。产业链的各环节划,积极服务襄阳市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围绕地方城投系同向发力,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


加强银企深度合作,寻求业务新突破。一方面,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各类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改善经营条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融资成本,进一步巩固银企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场景式、嵌入式的金融服务,向供应链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实现真实交易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整合统一。由于其资金具有运行封闭性、供应链融资连续性等特点,提高客户“粘性”,深挖服务实体经济需求潜力,激发供应链整体活力,为农发行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

农发行依托供应链金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策略

恪守业务边界,聚焦主责主业。一是要牢记支农宗旨、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不能偏离“服务三农”这一大方向,不能超出业务边界跨界经营,要在深耕三农领域中扩大优势,形成不可替代的专业素养。二是要结合“四大”品牌建设、“绿满襄阳”再提升、国土综合整治、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两新一重”、农村物流体系等地方重点工程项目,通过合理研判风险,择优选择支持负债合理、配合农发行监管、诚实守信的优质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带动产业链同步发展。三是要贯彻落实襄阳市“十四五”规划,做好建链补链强链工作,协助地方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壮大地方城投公司实力,带动产业链向下上游纵深发展。


依托现有产品,优选供应链群。一是探索“龙头企业+”模式,积极运用推广“订单贷”“仓单贷”“定购贷”“竞拍贷”“租金贷”等产品模式,在粮棉油等农副产品供应链上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中,依托核心龙头企业,以上游企业购销合同、采购订单和下游企业存货仓单、实际库存等为基础,为物资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农发行襄阳市分行贷款支持的湖北丰庆源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粮食交易平台竞拍成交后签订《粮食竞价交易购销合同》,依据该合同向该行申请竞拍贷款,该行投放1600万用于支持解决丰庆源公司在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合同履约过程中临时资金短缺的融资需求。二是探索“城投系+”模式,依托地方城投公司雄厚的经营实力和良好的信用基础,以真实合法有效的物资供应、建设施工、劳务服务等合同为标的,为项目建设投资及运营链条上的相关参与方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例如依托老河口市建投公司在老河口市全域推进农村“两基”建设项目中延伸资金链条,充分挖掘上下游小微客户资源,根据中标通知书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确定贷款金额,用于老河口市市政公司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供应链融资需求。


加强同业协作,优化授信模式。供应链金融业务可采取“1+N”的整体授信管理模式,其中,1为核心企业,N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链条供应商、经销商,甚至包括电商平台。根据“1+N”交易不同的特点和交易中所产生的现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整体透明的状况来设计整体的融资方案。按照每个中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具体业务经营体量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安排综合授信,实施全过程的全程监督管理。按照每个借款人的经营能力、资产规模、采购与销售实力等因素,合理安排并控制借款人的授信额度。按照每个借款人的贷款真实用途,全面掌握企业现金流的来龙去脉,以满足中小微企业日常性的经营融资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供应链条上的优质中小微企业,积极探索多层级、多形式、多途径的担保方式,不断加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间的利益联系;不断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正确引导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主体共同参与。


严格信贷管理,加强风险防控。一是加强链条整体风险防控。在聚焦主场、主责、主业的基础上,择优选择核心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支农成效显著的供应链群,严把企业准入关,精准执行信贷政策,严格审核贷款用途,严守业务边界,不“打擦边球”,严禁“搭便车”,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紧盯市场波动,合理研判市场风险,重点做好核心企业的风险监控,同时加强对供应链的整体监测,推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从“单点型”向“点面结合型”转变。二是强化对核心企业抵质押物的管理。保证该行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具有相当的控制权,同时尽量选择价格相对稳定、变现能力强、保管成本低、货权归属明确的抵质押物,确保抵质押物真实、有效,抵质押手续符合规定流程。三是建立以大数据风控为基础,区块链等技术为辅助的风控体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四合一,实现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该行风险防控的智能化、科技化水准。

对发展供应链金融几点建议

强化银政沟通,优化外部环境。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还还处于发展的起步探索阶段,更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保护和扶持。一是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行业管理、行政许可、税收优惠、法律完善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创造积极、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强化银政企合作,向政府献言献策,共同推动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相关重要信息的共享与互联。通过整合银行、保险、工商、税务、司法等公共数据不断增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数据来源渠道,不断拓宽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接入机构数量,共同为企业进行多层级画像,以便使供应链金融链条上的各个参与方实现信息共享互通。


完善配套机制,赋予发展动能。一是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为支持供应链金融减包袱、增动力。建议建立健全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单独考核,明确考核方式、模式和内容,增加考核的资源挂钩力度,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同时完善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进一步细化尽职免责的认定标准,合理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设立信贷人员问责申诉通道,为信贷人员减轻思想包袱。二是建立全方位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首先,要建立对供应链全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综合准入管理。根据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相关信息管理能力以及其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严格制定并明确供应链条上核心企业的准入条件;同时根据供应链上不同的成员企业各自融资风险点,合理设置不同的准入评级、授信机制。其次,要利用线上已有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信息流、物质流和资金流,不断加强贷后管理监测。再次,要强化供应链金融中担保的管理,密切关注抵质押物的状况以及保证担保能力的变化。三是制定专门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信贷管理规范,以指导覆盖准入、评级、授信、调查、审查、审议以及贷后管理各环节的全流程操作,同时对供应链金融产品业务进行差异化设计,真正做到“因业施策、因企施策”。


以客户为中心,提升服务质效。一是要抓住链条中的核心企业这个“牛鼻子”,调研核心企业的市场份额、关键技术壁垒、产品生产研发周期、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等信息,为其全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融资融智服务,当好“贴心人”“总管家”。二是综合研判链条中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的客户体验、满意度、美誉度,为供应链条上的相关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三是树立人性化金融服务理念,坚持“脑勤、眼勤、手勤、腿勤”,加强银企间沟通对接力度,积极运用高端对接、上门服务等方式,做好产业全周期跟踪服务,打好真情服务牌,增强供应链条中企业的情感认同,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实现银企双赢、供应链共赢。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供应链金融在农发行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广、操作难度大的新兴业务,亟需一批具有金融、贸易、法律、管理、财务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的优秀人才。一是可以提请地方人行、银保监局、银行业协会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培训,为农发行从业人员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二是分批次、多层次组织农发行相关从业人员到高校、同业进行学习交流,广开思路,取长补短。三是引进具有较高素养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加入农发行供应链金融队伍中,提升带动队伍整体的综合实力,为农发行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本站

点赞: +1 0
金融作家芳草地
金融作家
芳草地
返回顶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