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湖机场作为全省“头号工程”,战略投资千亿计。自2016年开工以来,资金供给是头等大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该行心系“国之大者”,围绕湖北省委“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港、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定位,紧跟鄂州市委市政府“两区一枢纽”决策部署,倾力支持临空经济发展。
头号工程,功在当代。搬迁是机场核心区的先导性重点项目,也是基础性工程。花湖机场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当时大量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排队等着搬迁,其过程令人动容。为了让农民“搬得出,稳得住,有房住”,农发行认真落实国家农民安置房政策,通过信贷杠杆撬动机场移民搬迁。自2016年以来,农发行累计对鄂州城控集团审批安置房项目贷款5笔、金额51.35亿元,其中:燕矶一期安置房14.5亿元,燕矶二期安置房12亿元,英山安置房4.55亿元,航空都市区安置小区11亿元等等。
初冬时节,徜徉在燕矶一期安置点,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亮丽的小区外墙,干净的柏油马路,停车位错落有致的车辆,绿树掩映下漫步的行人、幸福的笑容,一片美丽乡村的繁荣景象。安置房共有56栋、6946户,一期建设4900户,3000余户已于2020年交付使用。谁能想到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郊野。
数据显示,5年来机场主体及配套工程的建设共计征迁1.3万余户。一期安置拆迁群众约1万人,机场核心区燕矶镇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放下锄头,住进高楼,60周岁以上失地农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实现农民变市民的华丽转身。
为了搬迁户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所乐,安置小区还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商超。燕矶小学教学楼和综合楼、燕矶安置社区学校(幼儿园)2021年正式开学(开园),燕矶中学改扩建正在加快推进,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区已建成投用。
政策性金融作保障,鄂州市政府推进房票政策,农民可自主选择安置方式,如安置房、现金补偿或进城购买商品房,仅用8个月就完成机场核心区及其配套工程范围内6219户、2万多人的征迁任务,为机场建设开工提前一年时间。
开山修路:扶摇直上九万里
鸟瞰花湖机场,一马平川的广阔空间呈现在眼前,再不见昔日起起伏伏的地势。“每走一步都在创造奇迹!”正是有这样一种意念在支撑,鄂州机场从构想、选址、审批、规划、设计、建设再到投运前后历经9年,最终从蓝图变宏图,跃立长江中游之滨。
有人曾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来形容整个工程的艰辛。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冲刺阶段往往要“啃骨头”,对于鄂州花湖机场来说,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就是这么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前期,由于山体周围或是基本农田,或是湖泊,修外运通道一不小心就会触及生态红线,导致净空降高整体滞后。自2020年11月起,鄂州市政府及市机场建设指挥部明确由鄂州市昌达资产经营公司承接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任务。赶工期,抢进度,时间不等人,而且各项投入将在20亿元以上。
正当“难”何以堪时,农发行鄂州分行结合项目实际,向昌达公司审批2笔共计17亿元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贷款,其中第一笔碍航降高工程贷款5亿元已全部投放到位。工程完工后,可形成近3000亩面积土地,为后期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腾出了用地空间。
既要让飞机飞进来,也要让货物运出去,而公路是要塞。S203是链接鄂城区至机场的主干道,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严重影响客货出行,2021年农发行审批贷款10.5亿元支持鄂州市交投公司S203鄂州段(机场快速通道中段)改扩建。
孵化产业:栽下梧桐引凤来
鄂州花湖机场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是从设计规划和建设顺序来说的,而量化的地位则需要业务量来证明,同样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用机场来拉动城市发展。”基于这一定位,2019年3月,湖北省政府批复成立鄂州市临空经济开发区。
作为湖北省的“头号工程”,农发行湖北分行高度重视,信贷政策重点倾斜。2021年11月,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与鄂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金融服务意向项目27个、金额200亿元。面对百年末有之大变局与千载难逢的机遇,鄂州分行认真落实协议精神,倾智、倾情、倾力,投贷结合,不遗余力。
在临空开发区产业展示厅沙盘前,“一区四园区”(综合保税区,光电子、智能制造和航空物流、医疗健康、顺丰航空物流产业园)产业格局尽收眼底。农发行4.5亿元城乡一体化贷款支持的孵化基地一期工程建设,有产业大楼、产业服务中心、产业展示中心、产业档案中心、创客人才公寓等五大工程,目前己完工,也是临空开发区的主体工程。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投资带动效应,该行先后投放专项基金8.86亿元,居全省农发行系统第4位,其中:鄂州光电子产业园配套设施基金5300万元、临空区市政配套供水厂网一体化建设项目基金9491万元、空港综合保税区口岸作业区基金19761万元,额度大、利率低、限期长,尽显政策性金融的责任担当。
道路修起来,园区建起来,具备了承接产业落地的能力,下一步就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国际经验:一个机场项目投入产出比为1:8,就业带动比为1:12。11月27日机场货运将开飞,机场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园区食堂、保安、保洁、会务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有效解决搬迁农民的就业问题。
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资源约束得到有效化解,将极大促进支柱产业向园区聚集,为鄂州打造“空中出海口”打下坚实基础。
修复土地:绿水清山贷笑颜
机场场址呈山陵丘壑、河港湖汊地貌,意味着既要移山,又要填湖,土石挖填量总计达1.33亿立方米,位居国内在建工程的前列。按国家耕地占补平衡的原则,占用的耕地、水面都要及时调整、足额补回,这对于面积仅1596平方公里的鄂州来说,又是难上加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绿色银行。”农发行鄂州分行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截至2022年10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53.3亿元,占比37.5%,居全省农发行系统第1位。
致力“绿色信贷”,该行审批贷款4亿元支持杨叶镇农地修复及产业开发项目就是缩影。机场项目集中开建,产生了大量弃石弃土,且工程弃石土的产生速度远超过工程建设的消耗,因此鄂州市政府通过流转土地,临时启用了多个堆场,用于存放不能及时进行综合利用的弃石弃土。农地贷款项目支持的堆场位于杨叶镇,紧靠鄂州花湖机场东边线,总面积3571.06亩,区域内弃石弃土堆量大,且堆体整体结构较为疏松破碎,大量的压覆对区域内土地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伤,对于临空经济区对外投资形象、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都会造成影响。
农地贷款项目,既增加了砂石销售收入,又复垦了农地,还保护了生态,增加用地指标,可谓一“贷”多得。
编辑:天骄 玉丹
点赞: +1 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