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透视  /  详情
别让巫文化蒙住了眼睛
作者: 吴 松 发布时间:2022-06-03 阅读:6.3千+次

现今社会流行着一种说法,说是科学之后就是巫学,巫学就是巫文化。什么是巫文化?巫文化就是披着文化的外衣,对一些封建迷信活动进行文化包装以达到欺骗敛财的一种丑陋的社会现象。在古时候,巫文化与主流文化同生并济,在天文、地理、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均受其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巫文化逐步淡出这些领域。但其影响之深乃至在现在的城市和农村还存在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巫婆用形体动作请求神灵帮助人们驱灾脱难骗取钱财,可恨的是这些求神拜鬼者居然对其深信不疑。从而,巫文化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有了供其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海南是国际旅游岛,许多地方要靠旅游吃饭。为增加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许多旅游行业甚至政府部门不惜牺牲三观,不惜抛弃唯物主义者,打着弘扬民俗文化,提升地域知名度,拓展旅游开劈财源的幌子,对一些俱具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的糟粕进行文化包装,然后通过民俗节把这些迷惑群众骗取旅客钱财的所谓民俗文化推向台面,猎奇人们的眼球。


在海南东部的几个市县,每年过了春节后家家户户便张罗着做″公期"。在"公期"间,各家各户大摆宴席,呼朋唤友哚肉喝酒,其实一年到头请朋友吃个席增进一下感情也是不可厚非的。可问题不仅仅如此,当地的一些民间人士和一些旅游机构纷纷给"公期"进行文化包装,在"公期"大搞一系列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如过"火山",铁丝穿颔等。实际上过"火山"是预先给表演者的脚抹上一层凡士林,起到隔热防烫的作用,表演者踏过火堆时就没有任何灼痛感了。而"铁丝穿颔"表演者则是在表演之前含了一口″水",其实这种"水"含有麻醉剂,经过局部麻醉后,铁丝穿颔时就没有任何疼痛感了。所谓的"行内看门道,行外看热闹"就是这个道理,但这种利用封建迷信和欺瞒的手段来吸引游客骗取游客钱财的行为是坚决不允许的,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必须纳入重拳打击的范畴!


在海南的一些地方还存在这样的巫文化,他们利用人们治病去灾求财的心理,把巫术进行文化包装,打着"救世娘娘"″救世玉女"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骗取钱财。有一巫婆,自称是玉帝派遣凡间拯救人类的玉娘娘,精通百朮,法力无边,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不管求医的求财的求官的求缘的,对其一律念念有词,一番摇头晃脑装神弄鬼后,便呼侍从端来一盆水,又念念有词,然后往水中投入一把刀,水立刻变成红色。顿时众人惊恐,巫婆也面带惧色道:你有血光之灾啊。又说需要解灾脱难不?结果就不必细说了。其实这盆水内含有某种化学物质,遇铁器后经过化学反应就变成了红色,这种雕虫小技只能蒙骗缺乏科学常识的人。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邪,对于这些有悖于科学的封建迷信活动,应勇敢地站出来,揭穿它们的真面目,让巫文化在阳光下消遁!


挖掘民俗文化,让积极的民俗文化超然出来,对推动本地旅游事业,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城市精神品质,无疑作用是重大的意义是深远的。


譬如,三亚市鹿回头那个有着千年传说的美丽故事,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故事描述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黎族青年,在一次狩猎中发现一只梅花鹿,于是他拿起弓箭追赶,当鹿跑到现今的鹿回头岭时己见无路可走,便化着一个美丽的姑娘回头深情地望着青年猎人,他被目前的一幕振惊了,便放下弓箭轻轻地走向姑娘。原来姑娘是考验小伙子的毅力呢,小伙子也因为自己的执着而获得姑娘的芳心。此后,他们刀耕火种,繁衍后人,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这个神话故事经过文化包装后,成了"三亚千古情"的压轴歌舞,其优美的舞蹈动人的爱情故事吸引了八方游客,让鹿回头的美丽传说传播到大江南北,让美丽三亚成了神话中的鹿城!


譬如,三亚市天涯区旅游部门以当地人崇拜龙文化的这一特点,在居民区的五条街道打造了龙街,分别取名红龙街,白龙街,黄龙街,黑龙街和青龙街,并且注入龙的文化元素,很好地实现了文化包装。由于大家都自信自己是龙的传人,对龙文化有着深深的情结,于是,前往旅游或观摩的游客遂年上升,有的干脆租房小住,深度体验南国特有的:龙文化。


譬如,符天志老师是"五个一工程"获得者,他为了传承黎族技艺踏遍琼崖大地,深入黎村苗寨,收集口口相传的黎歌民谣,并注入时代气息,创作出大量的优质歌曲,让黎族民歌走向大舞台,让世界认知认可。这些黎族民歌已成为大型文化活动和黎族山寨表演的首选,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深信老师的民歌民谣经过文化的艺术的深度包装后,必定是天涯文苑里一朵绚丽的奇葩!


经过文化意义上的对比后,我们应该擦亮眼睛,撕破“巫"文化的伪装,认清它的实质,不被其混淆视听,让传统文化得以光大发扬!



编辑:张影

点赞: +1 6
评论加载中...
金融作家芳草地
金融作家
芳草地
返回顶部
返回
顶部